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育种科技把握种子未来

 新闻中心     |      2023-05-19

  种子是种植业的根本,与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可分割。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未来国际粮食总产增长的20%依靠播种面积的增加,80%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单产增加的60%~80%又来源于良种的科技进步。然而我国大多数育种行业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的先进国家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我国很多的农产品种子大量依赖国外进口。我国的农业育种产业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我国的农业育种产业该如何弥补自身与国外育种业的差距呢?本期文章学术小科将带你一探究竟。

  我国育种状况主要从两部分来看,首先从主粮上看,我国的育种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持续在主粮育种方面投入科研力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主粮保供能力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可从非主粮上看,我国育种水平就远不及国外了,例如高端的花卉、蔬菜、畜禽、草种等优良品种核心种源,大部分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所以只能依赖于国外进口,不能自主供给。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育种上的科技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类科学研究上,尤其是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创新方面。基础类科学研究是根本,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才可以带动下游产业链。以水稻为例,人类观察并研究水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今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等的发展,从“经验育种”到“精确育种”,设计“未来水稻”成为可能。比如某种野生水稻具有抗病耐逆优良特征,但是它容易倒伏、籽粒含淀粉量不高、食味差、产量低等。以前若想把野生稻的抗病耐逆基因转入当前主栽品种为我们利用,通常需要少则8至10年,多则十几年,一代代连续回交转育,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改良品种。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从头驯化等育种新方法,将这些需要的高产、优质、抗病、耐逆等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精准定制出我们需要的良种。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解决育种企业与科研研究脱节的重要问题,让从事育种行业的企业和现有的农业高校实验室深入对接,直接了解高校农业育种的基础研究进展程度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这样既可以让企业了解我国农业育种科研的研究进展,还可以增强育种企业和高校农业育种研究室之间的信任。只有成功建立起高校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信任,“科企合作”,才可以更好地使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更好更快地解决育种实际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尤其是我国当前被“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进而将培育出的种子技术专利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企业,金融业、科研界等各方面领域的共同努力。

  我国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下一步,我国的育种科技将以 “吃得好”和“吃得健康”为目标,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我们培育出抗病的品种,来减少农药的使用。农药使用率减少,就可以减轻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再比如,随着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育种会更加数字化、定制化和智能化。与此同时,由于研发的新品种在经过电脑设计、在实验室中培育出来后,不一定能一次种植成功,因此我国的育种新科技必须和传统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总体来讲,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太大。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科学家学成回国,我国的农业育种人才越来越多,在国际上也有了较大、较强的影响力。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当代的青年们加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动我国的农业育种产业发展。只要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我国的农业育种技术就有机会迎头赶上国外育种技术的先进水平,把种子的未来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