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多“缺人”?多年之后农业从业者缺口可能达到上亿

 新闻中心     |      2023-07-07

  如今的农村有一个很鲜明的现象就是严重缺少年轻人,跟《乡村爱情》里充满活力的农村相比,大部分北方农村都是“死气沉沉”的。每次在非节假日回到家乡时,整个村子都看不到一个20岁~35岁的年轻人,也很难想象这些村落未来的出路在哪。

  除了金融、互联网行业外,“缺人”貌似一直都是很多行业热议的话题,而要说最缺人的行业,农业应该算得上一个,而老龄化最严重的,农业绝对是第一个。

  前些年有媒体报道,重庆一家猕猴桃种植的合作社流转了800多亩的土地,然而却陷入了“高龄农民”的苦恼。这家合作社所雇佣的农民平均年龄高达65岁,在30名员工中,有8位员工患有高血压,每次下地之前都要先测一下血压是否正常。。

  据资料显示,我国空心村的都在以每天20个左右的速度新增着,农村的衰败让曾经的“微雨重卉新,一雷惊蛰始”的春耕图已不再,“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秋收场景已不复,年轻人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38、61、99”部队。

  如今的农村真正从事种地的都是老人,可能现在我们看到的数据显示说,中国农业有数亿的劳动力,可是再过5年、10年、20年,这些老人已垂垂老矣,谁又能接替他们成为后继者?

  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说法提到农业人口的流失并不是坏事,因为对比国外每亩地所占用的劳动力来说,我国劳动力存在浪费的现象。以水稻为例,中国的亩均劳动力为0.8人,是印尼、印度的三倍,是孟加拉、越南的五倍,是泰国的八倍。我国以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挤出去一部分人力是应该的。

  美国的农业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原因是因为美国可耕地面积巨大,但是人口却异常稀少,机械化能帮助美国更好的实现农业利益最大化。而机械化在我国迟迟推行不下去的原因还是因为人力成本远远小于机械成本,所以一亩地宁愿多找些人来,也不愿意租用机械化设备。自然而然,我国的亩均劳动力就会高一些。

  况且,这些多出的劳动力又能在城市里做些什么呢?我们就不怕城市里亩均劳动力高于国外吗?

  对于老百姓而言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农业稳,天下安”。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国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社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有些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工业放在了第一位,寄希望于工业能将国民经济水平有质的提升。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农业衰败必然出现而工业发展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剪刀差」理论以及恩格尔定律等理论中都阐述了,想要促进国家的发展,农业发展必须得到重视,要为农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才能让农业更好的反哺工业,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