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种子与土地谁适应谁?

 新闻中心     |      2023-09-11

  改造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特别提到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怎么理解这一提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改造土地是常见思路,也就是“以地适种”。那么,“以种适地”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何要把这一思路纳入盐碱地治理的综合考虑,它究竟有怎样的潜力、价值与长远意义?

  农学界对此有两派观点,一派强调“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派则更看重“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简言之,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以地适种”还是“以种适地”,种子与土地,究竟谁适应谁更重要?其实两方面合理结合更接近最优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国农业对“以种适地”这一盐碱地治理新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少地方工作的重心,还是放在尽力改造盐碱地上。近年一些消息表明,这方面的工作存在“事倍功半”的隐患。

  “盐碱地改造成本高、维护难,开发技术的局限始终很难克服,一些地方治理刚刚取得成果,不久就又得撂荒,盐碱化卷土重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一位专家表示,目前盐碱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传统大水漫灌压碱的水成本越来越高。

  近年河北、山东等地持续开展种质资源攻关,在“以种适地”方面,作出有益探索,让大家看到耐盐碱良种治理盐碱地的可靠潜力。

  比如,河北南皮县地处九河下梢,盐碱地比重大,多数地块盐碱度在3‰左右。既往试验数据显示,土壤盐碱度大于1‰时,一般种子很难正常萌发。近年来,依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遍布全国的分子育种联合中心和育种基地的科研网络体系,南皮先后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盐碱小麦、玉米品种6个。其中,冬小麦品种“小偃60”和“小偃155”在河北、天津、山东、新疆推广面积120余万亩。

  从行之有年的“以地适种”方式,转向“以种适地”协同“以地适种”的方式,并非轻而易举。盐碱地适生植物育种难、育种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瓶颈难题目前仍旧棘手,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挑战。

  “以种适地”关键在于育种,这离不开育种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研团队的支撑,人才支撑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成育种事业关键掣肘。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基层育种机构科研用人紧张的情况依然存在。选育耐盐碱植物周期长,见效慢,出成果、发论文的机会少,这就意味着需要科研人才有久坐“冷板凳”的非凡定力。如何改善科研环境、优化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成了当务之急。

  受访盐碱地治理专家表示,我国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相关科研人才匮乏,面临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梯队青黄不接等问题,时间跨度较长的重要科研项目如何“传帮带”值得关注。目前,不少基层育种机构还需要到处“化缘”找课题拉经费,精力只能用于一些短平快的横向项目,必要的长时段连续经费投入对他们来说一时还是奢望。

  “以种适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业内专家指出,我国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超过5亿亩,盐碱地具体条件千差万别,要想针对各地情况有效育种,一条有效捷径是先行搜集有耐盐潜质的现有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选育新品种。但这方面工作目前还未深入。耐盐碱作物种质如不持续跟踪,善加提纯,难免种性退化,令“以种适地”的美好期待付诸东流。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我们要补上的短板还有许多。

  当下适宜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资源日益减少,愈发凸显合理调整盐碱地治理思路,走“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新路子的迫切性。受访专家建议,“以种适地”不仅要成为接下来我们治理盐碱地工作的共识,更要采取系统化措施,予以制度性保障。

  健全盐碱地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受访专家表示,针对盐碱地专用、高值化新品种匮乏、种质创新与利用手段落后等痛点难点,需加快引进作物种质、生物育种等领域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创新人才梯次培养机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乃至高素质农民,让相关农业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不断流。

  加强耐盐碱品种选育收集,拓展市场化开发路径。一位基层育种机构工作人员建议,加强搜集粮食、饲草、果蔬等盐生作物种质资源,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培育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引领盐碱地种业发展的突破性品种;进一步优化耐盐碱品种评价标准,为盐碱地产能提升提供优良种源保障;此外还应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建立健全“谁投资、谁受益”的利益分配机制。

  严守生态底线,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盯上了盐碱地改良为耕地后占补平衡交易可以牟利这一点,放松有关监管,甚至改良过程中就弄虚作假,极易带来土地次生盐渍化等灾害。因此,向盐碱地要粮还应注重科学评估盐碱地的开发适宜性,推广因地制宜的耐盐品种,尊重客观规律,不搞“一刀切”。